资讯> 正文

【环球新要闻】纵有不同,又能如何?殊途同归的清流和严党

2023-02-01 21:02:32 来源:哔哩哔哩

看完《大明王朝1566》,胸中一股郁结之气无法消解。严党专事误国,清流不能救国,唯有一个孤臣海瑞单枪匹马冲向风车,发出震耳欲聋的战斗宣言,然而终究势单力孤。拆了东墙补西墙,前人明月后人看,历史大势如长江东逝水,根本无法阻拦。


(资料图片)

清流与严党本质上没有区别,这是作者刘和平明着奠定的基调。故事开始不久,张居正对着裕王建议让浙江彻底大乱以扳倒严党,将浙江千万黎民性命轻轻掷去,幸得李贵妃及时出现晓以大义,在场的清流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论心”,清流实在有亏。而故事临近末尾,清流们顶不住皇帝的压力,最终妥协,选择剜肉补疮给皇帝修宫殿,再苦一苦江南的百姓,“六三一”分成,一成归百姓。这是“论迹”,活脱脱与严党殊途同归。一头一尾,两个事件,何其讽刺,这就是清流的本来面目。

然而细读全书,我发现,清流们还是和以严嵩为首的严党有一些区别。区别在于,严党们毫无底线,而清流们则多少有一些。若是所有文官与严嵩们毫无区别,那么严嵩这等大奸似忠之徒为何独独凭借臭名名留青史。虽说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观点具有时代局限性,然而只反皇帝却忽略贪官作为个体的危害性,同样观点片面。纵观五千年中华史,昏君与奸臣往往双向奔赴,漏掉哪一方,都是对另一方的不公允。严嵩,便是清流被私欲腐化,与皇帝沆瀣一气的最最畸形的产物,对上一味谄媚逢迎,只为私欲毫无底线,偏偏装出一副公忠体国的模样。

一般情况下,统治者们在维护自己统治利益的前提下,同时会兼顾一点民生数据以维护统治的稳定性,不管有无真心关心黎民苍生的心意,但客观上的确不那么盘剥无度苛待人民。所以以徐阶为首的清流们在当家后还算有点底线,不会事事顺嘉靖的心意,尽力维护这艘四处漏水的破船,在应对给皇帝修万寿宫这一事件时,虽说妥协,可也尽力弥补亏空,至少最高层没有贪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大家一起“和衷共济共度难关”了。如果换做严嵩当家,他解决这种事情当然利索,能哄得嘉靖分外开心,然而结果却是让天下苍生一起支付血的代价。设想一下,如果严嵩解决给嘉靖修宫殿这种事,一个很轻易的解决方案便是让鄢懋卿再巡一次盐,本质上就是逼迫手下树大根深的利益集团吐出一点利益。以嘉靖四十年底鄢懋卿巡盐为例,那一回严党吐出530万两白银,严党分得200万,嘉靖分100万,最后从户部支出的用于国计民生的钱就只有230万两——还要经过地方层层盘剥,最后能否有100万两落到实处尚未可知。经过这一次倒腾,权贵们再次兼并了底层百姓至少300万两白银的财富。而被迫出血的利益集团为了弥补亏空,只会加倍盘剥底层百姓以获得更多财富。如此兼并,恶性循环,最终大大加速重新洗牌的进程。至于严嵩呢?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这是严嵩,这是严党干出来的事。心里没有百姓,没有天下,只有自己,只有眼前这个皇帝。完全利己,罔顾一切的人毕竟不多,整个清流里能称得上毫无底线的,也就是赵贞吉一人而已。清流里也有众生百态,作者刘和平通过一整本书的刻画,已然勾勒清晰。

倘若要打个比方形容清流和严党的异同,则是——

严党好比丹药,皇帝老儿嗑药上瘾,每次磕完面色红润精神焕发。虚假的幻想掩盖住每况愈下的的真相,在一次又一次精神焕发中,身体渐渐被掏空,直到最后到达临界点,崩溃。

清流好比十全大补汤。面对病重的皇帝,这种汤药没有什么损害,甚至还能恢复点元气,然而看上去美好的东西根本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帝走向鬼门关。

十全大补汤肯定要比丹药强很多,这是清流和严党的区别。然而,喝再多补药,治标不治本,治不了病,最多延缓下死亡的进程,这就是清流和严党的相同之处。

。。。。。。

清流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此。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个国家、这个皇帝病入膏肓了么?他们心里比谁都门清。然而他们不敢向皇权挑战,不敢献出真正的治病良方。到了向海瑞“论罪”的地步,依然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如此时御医在嘉靖快病死的情况下还想着进献十全大补汤,无怪乎嘉靖怒吼。可这何尝不是他咎由自取。你选的嘛!

只有海瑞,他敢言众位国之柱石不敢言之事,直言进谏,只因他“无父无君,弃国弃家”,身无挂碍。清流们的屁股坐在士绅的统治阶层上,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自保,自然瞻前顾后。我们的内阁首辅徐阶,自己还是个大地主,在家乡树大根深呢,自然不敢革自己的命,所以他只是一个裱糊匠;张居正倒是敢磨刀霍霍向士绅,他不愧是一个顶级刀斧工,然而他终究没有触及到大明权贵们的深层利益,终其一生只是疗养国家肌理,并未触及五脏六腑,就这样最后还落得悲惨结局。清流们出于自身立场选择妥协,站在他们的角度似乎合理。正是如此,尤其显得海瑞的无比可贵。在海瑞的衬托下,清流与严党再无本质区别。

国君不等于社稷,民贵君轻。圣人之道,只有海瑞真正听了进去。

至于清流们呢。。。。。他们终究与yan党们缠缠绵绵。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他们和yan党殊途同归,一起奔赴这个周期的毁灭结局。然而,春风吹又生,过去他们在,现在他们存在,未来他们也会存在。殊途同归,一直地,存在。

后记:

海瑞提出的治病良方是君臣共治。

然而,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宋仁宗、明孝宗,哪个不是“君臣共治”,照样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在士大夫的众口称赞下粉饰太平,亲手埋藏重大的盛世危机。就算贤如汉文帝,著名如“文景之治”,何尝不暗藏黎民丢失立命之本的血泪。

虽说海瑞有他自身的局限性,然而在那个时代,能秉持民贵君轻的理念,已然是非常先进开明的思想。

站在今人的视角,治病良方已经由教员提了出来。与时俱进,我们不需要海瑞,然而我们依旧迫切地需要“海瑞”,需要矢志不渝践行大道的理想主义者。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人民会永远铭记“海瑞”。

关键词: 殊途同归 十全大补汤 树大根深

上一篇:

下一篇:

  • 资讯
  • 业界
  • 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