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来源:乌鲁木齐市零距离
视频加载中...2021年至今,乌鲁木齐市有序推进海绵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29项,正在实施46项,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完成。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方式的转型。“海绵城市”也被称为“会呼吸的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让硬邦邦的城市温润柔软。
作为首批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近三年乌鲁木齐市分批实施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75项,涵盖水系、道路、公园、建筑小区、排水管网等多种项目类型。
位于河马泉新区的紫云台小区是乌鲁木齐市首批打造的海绵城市示范小区。小区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全面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其中,建筑为坡屋顶,雨水通过屋面雨排管进入地面绿地;地下车库间隔设置,预留出雨雪渗透区;小区内设置人工湖用于储蓄雨水和雪水;小区绿地均为下沉式,可最大程度吸纳雨水和雪水;步行道路和硬化铺装场地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雨雪得到实时渗透;小区楼间绿地为坡度设计,便于雨雪及时渗透进人工湖。与此同时,园林绿化方面小区内大量种植抗旱性能强的白蜡、樟子松、紫叶稠李、丁香、金叶榆等乔灌木,花卉以宿根为主,耗水量较大的草坪种植面积不足1%。
乌鲁木齐年降水量仅有300多毫米,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持续发力,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取得了较好成效。《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 》等7项乌鲁木齐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渗、滞、蓄、净、用、排”并举原则,全市正在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一体的水循环系统。除了河马泉新区新建小区外,珠江塑料厂小区、天山建材社区、碱泉街农行小区等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同步进行了海绵化改造,发挥绿地消纳雨雪水功能,提高对雨雪水资源的利用,回补地下水。
据了解:作为干旱缺水型城市,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以提升绿洲城市生态功能、水资源利用效率、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等为目标,以水系和城市绿地保护与修复、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雨雪资源收集利用、老旧小区改造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关键词:
品牌